单 位: 外国语学院
报告题目:当代翻译研究脉络
报告人: 朱志瑜教授
报告时间:4月27日星期五下午2:30—4:20
报告地点:教三104
主要内容:
从七十年代开始,翻译研究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代,出现了各种研究模式,如语言学、文学、心理学、传意理论等,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学科。诸多重要理论学派借助不同学科的最新发现,从不同视角、以不同路径探讨翻译问题。此次讲座以三十年来重要研究成果为基础,旨在厘清当代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梳理各学派的出发点、背后的意图、研究重心,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和研究价值;重点讨论低地国家和以色列学者开创的描写翻译研究的出发点、方法、和最终目的,其中以“规范”理论最为重要。讲座所涵盖的理论包括传统的中西翻译理论、功能主义、语言学派、描写学派、阐释学、翻译伦理、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和翻译社会学。
讲者简介
朱志瑜教授,早年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学院,香港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任香港理工大学教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翻译理论、翻译史等课程。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以及国内多所院校的客座教授。1999年获得STEPHENC.SOONG翻译研究奖(获奖论文: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文质说,“翻译季刊”Translation Quarterly)。
发表主要译著有《一个冬天的童话》(遇罗锦著)、《顾城诗选》(顾城著)的英译。曾在《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译丛》、《中国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与翻译》、《语言文字应用》、《翻译季刊》(Translation Quarterly)等期刊和国内外多部译学著作上发表过翻译学、文学和语言学类论文多篇。学术兼职:《中国翻译》编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