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喜迎校庆60周年:朱志瑜教授做客我院第十八讲外语名家讲坛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8-04-28

     为迎接学校建校60周年,我院2018年4月27日下午在教学三号楼104号大教室举行第十八讲外语名家讲坛,作为校庆专题系列的第二场学术讲座。原香港理工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朱志瑜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为我院师生主讲了题为“当代翻译研究脉络”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刘亚龙副院长主持,学院林耀群副院长和张道振副院长,以及部分教师、硕士生和本科生参加了讲座。

    朱教授以翻译理论的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之分为纲,以各类翻译理论中的核心词汇为目,梳理了过去三十多年来翻译研究的发展脉络。他指出,传统、现代和后现代虽在发生上有先后,但目前翻译学存在三者并存的现象。而且,当这三个术语用来分类翻译理论时,主要不是就时期而言,而是就理论属性和核心理念来定性。

    朱教授通过列举过去三十年来的各种理论,展示了传统、现代、后现代翻译理论的内涵差异。传统翻译理论往往属于规定性(prescriptive),以源文为中心,有着明确的实践导向,侧重探讨翻译标准、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翻译技巧;不过,中国传统译论中诸如“神似”、“化境”等说法过于主观,实践上不具有可复制性。现代翻译理论始于尤金·耐达(Eugene Nida),耐达借助信息理论提出以源文为中心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主张;现代翻译理论后来由吉迪安·图里(Gideon Toury)推动转向描写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图里主张把翻译视为目的语文化事实(fact),从翻译现象出发,从现象揭示规范(norm)、总结规律(law)。后现代翻译理论是去中心的(de-centered),这类理论往往怀疑意义的稳定性,关注少数群体,批判客观描写,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等都属这一类型。

    朱教授讲座的另一条主线是翻译定义的变迁,即,翻译理论之传统、现代、后现代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原文地位和翻译关系(translation relationship)两大要素上,并由此形成不同的翻译定义。传统翻译理论以对等、相似(similarity)或近似(approximation)为核心来界定翻译关系。现代翻译理论或借助动态对等/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来界定翻译,或借助偏移(shift)和规范等概念来描写特定历史文化中的翻译关系。后现代翻译理论则往往侧重揭露翻译中的权力关系。

    朱教授的讲座既亲民接地气又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为我校校庆献上一场学术盛宴。他语言通俗易懂,举例形象,非常有听众意识,与会师生表示听完讲座后对过去三十年的翻译研究发展有了总体的轮廓认识。(文/彭勇穗;图/张倩琪)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51000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