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5月3日,结合十九大报告中的三农问题,外国语学院第十一期先锋思想汇以“乡村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为主题举行学习分享论坛。此次活动由商务英语第二学生党支部承办。学院党委副书记石义清,学生党支部书记肖伟、王雅婷、温展明、张珂老师及各支部党员代表参加了活动。

我国目前的农村现状如何?这对我国以后的道路有何影响?十九大报告里对“三农事”究竟作何阐述?乡村发展中又会遇到怎样的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主讲人王冰冰、周洁芳进行了分享。
两位主讲人结合十九大报告里的“三农事”,介绍了“三农”问题的背景,讲解了国家重视“三农问题”的原因,从 “我”眼中的乡村现状和变化出发,阐述了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她们指出,乡村发展主要问题是土地问题、基层政权问题以及农业问题;要牢牢掌握十九大报告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核心问题,即振兴什么、谁来振兴、怎么振兴;只有抓住城乡二元结构这一关键,把握“三农”问题的主攻方向,才能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学生党员、老师们结合十九大报告中的内容和自身的经历,主要就城乡教育差距、教育资源分配、新型乡村关系和传统乡村发展模式的对比以及农业发展道路等多方面,阐释了自己眼中的中国乡村现状、变化和方向。大家认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中国的“三农”问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依然是十分严峻的,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短板之一。是实行规模化农业还是集约化农业,如何立足“人多地少钱少”的基本国情,根本打破“半工业化小农经济”的桎梏,从质量出发,走适合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需要下大力气研究和破题。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同学,要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看待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此次先锋思想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内容充实饱满,与会党员对十九大报告中的“三农”问题,从整体性的认知提升到深入专题探究,在学懂弄通上迈出坚定一步。